詹姆斯・卡梅隆
高瞻远瞩的电影制作人兼探险家
詹姆斯・卡梅隆(James Cameron)具备无穷创意,而且热爱深海科学及创新技术,这不仅使他成为高瞻远瞩的电影制作人,更令他化身成无畏无惧的探险家,地位超然。
想象拥有反映现实的巨大力量。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。你的潜力不可估量。
詹姆斯・卡梅隆
通过探险重塑电影
电影巨擎詹姆斯・卡梅隆通过《泰坦尼克号》(Titanic)、《阿凡达》(Avatar)等作品,不断突破电影叙事的界限。
卡梅隆亦是首位单独潜至海洋最深处的探险家,开创先河。其深海探索之旅深深影响他的作品,为电影注入历险元素,同时展现出对大自然的崇高敬意。
对探险及叙事的毕生兴趣
卡梅隆自小热爱探险,且深受海洋奥秘所吸引。
这股好奇心为他日后在电影制作及探险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。卡梅隆在早期作品中尽显他对深海的兴趣,例如是采用突破水底技术拍摄的《深渊》(The Abyss)。
他的电影制作旅程始于大学时期。卡梅隆受斯坦利・库布里克(Stanley Kubrick)的《2001太空漫游》(2001: A Space Odyssey)所启发,决心从事电影业。他起初一边任职货车司机,一边学习特效及执导技巧。直至他担任编剧及导演的科幻电影《终结者》(The Terminator,1984)上映,正式为他的事业带来突破。这部电影确立他在好莱坞的卓著地位。
卡梅隆继续以《异形》(Aliens,1986)、《深渊》(1989)、《终结者2:审判日》(Terminator 2: Judgment Day,1991)等作品,重新定义科幻及动作电影,每部作品均融合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及尖端科技,尽显他的优秀才能。其经典作《泰坦尼克号》(1997)不仅成为当时最高票房的电影,更一举赢得11项奥斯卡®金像奖,包括最佳导演及最佳电影。《泰坦尼克号》的制作涉及在水底全面探索真实船只残骸,进一步联系其电影制作以及对海洋的热爱。在潜入泰坦尼克号残骸现场期间,他一直佩戴劳力士潜航者型,而在接受奥斯卡®最佳导演奖的一刻,他亦以相同腕表示人。
2009年,卡梅隆再次震撼影坛,在《阿凡达》中结合崭新3D技术及先进动作捕捉技术,整个视觉效果令人惊叹不已。《阿凡达》亦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。
三年后,这位电影制作人在马里亚纳海沟(Mariana Trench)创下历史性单人深潜纪录。他成功驾驶自己参与设计的DEEPSEA CHALLENGER潜水器,下潜至10,908米(35,787英尺)深处,带来众多开创性发现。其间,一只实验型劳力士腕表一直伴随他的左右。该时计是深海挑战型的设计灵感。2022年末面世的深海挑战型能够抵御巨大水压,彰显了劳力士腕表的卓越防水性能,以及品牌对于卓越的不懈追求。
卡梅隆的纪录片与创作均体现他对保育海洋的坚持。《阿凡达》续作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(Avatar: The Way of Water,2022)是一个有关海洋的寓言,将他对海洋及其中生物的热爱搬上大银幕。系列第三部电影《阿凡达:火与烬》(Avatar: Fire and AshFire and Ash)将于2025年底上映。
詹姆斯・卡梅隆于2012年成为劳力士代言人。
继续探索